19年專注于食品輸送帶定制廠家
為食品、醫藥、包裝、日化提供一站式特殊定制食品輸送帶:水產加工即將迎來技術創新、設備升級
食品輸送帶:水產加工即將迎來技術創新、設備升級
今年是擎川輸送帶自創立以來的第15年,近些年來,我國水產品市場呈現迅猛發展態勢。有數據顯示,到2021年我國水產品總產量已經增長至6693萬噸,預計今年這一數字還將保持增長,達到6756萬噸左右。水產品消費需求增長與市場規模擴增對于水產品行業是好事一件,不過長期以來水產品難處理的問題也給產業發展帶來挑戰,加強技術創新、裝備升級,是突破發展掣肘的必然選擇。
消費升級之下,兼顧營養、健康、便捷等要素的食品受到青睞,預制菜站上“風口”不乏這些因素影響。在預制菜這個大類下,水產預制菜這一細分品類也逐步發展為一顆耀眼的明珠。
據擎川輸送帶所了解,從早前叮咚買菜上線開蓋即食或是加熱即食的“拳擊蝦”,到國聯水產推出對蝦、調味小龍蝦、風味烤魚等水產預制菜產品;從廣東茂名羅非魚產業集群搶抓預制菜風口,推出水煮魚、酸菜魚等產品,加快產業轉型升級,到湖北潛江向小龍蝦精深加工要效益、要發展,都展現出水產品行業積極主動的把握當前食品消費形勢,因時制宜地尋求改變。而無論是“拳擊蝦”上線兩個月銷售額就突破八千萬,還是2021年國聯水產預制菜業務營收超8億,消費市場的良好反饋也給予了上游產業發展信心。
當然了,水產品產業鏈的延伸在帶來效益增長的同時,其背后也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。例如水產預制菜也會同其他預制菜產品一樣,因為口感、品質等問題遭到詬病。除此之外更為明顯的一大劣勢則在于,如魚類在加工制作中需要去除魚鱗、蝦則要剝殼等,相對于肉類、蔬菜類產品,加工難度要更大一些。尤其是在凈菜加工生產線、肉類加工設備等已經能夠為食品加工增添很大助力的背景下,過度依賴人工清洗、剝殼、去鱗的水產品加工可以說機遇與挑戰并存。
面對這個機遇與挑戰,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應該如何迎合預制菜的這一大趨勢呢?擎川輸送帶以為,發展預制菜必須要解決自動化生產加工的問題,不然很難在這一大好機遇喪失自身優勢,白白浪費掉時代賦予的機會,在很多加工生產線上過度依賴人工清洗、剝殼、去鱗等流程,很明顯這是不符合時代發展需求,解決這需求必須要發展自動化流水線生產加工,利用擎川everlar提供的食品級輸送帶、再配上相應的食品生產機械進行自動化生產加工,這必然在預制菜這風口上脫穎而出。